DB5305∕T 195-2024 山慈菇生产技术规程(保山市)
ID: |
52B1F029A8974D35B6F4BAC57506B0B5 |
文件大小(MB): |
0.23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38 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195—2024,山慈菇生产技术规程,2024-09-10 发布2024-12-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 195—2024,I,前 言,本文件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家宝、张满常、范洁、王硕、谢飞、濮永赛、李静芳、杨必浩、赵霞、余保,芹、杨深应、王兴笔、杨和团、王芳、张丽纯,DB5305/T 195—2024,1,山慈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慈菇术语和定义、种植环境、育苗技术、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贮运、,药用质量要求、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山慈菇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山慈菇,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 D.Don ) Makino 、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4 种植环境,海拔1 500 m~2 500 m,pH5.5~7.0,年平均气温12℃~17℃,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5 育苗技术,5.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山慈菇品种,播种前用40%赤霉酸可溶粒剂20 000 倍液浸种15 min,DB5305/T 195—2024,2,5.2 搭棚,搭建钢骨架大棚,跨度8 m~10 m,脊高2.5 m~3 m,肩高1.5 m,拱杆间距145 cm~180 cm,拱杆,用纵向拉杆固定。棚上加盖遮阳率40%~50%的黑色遮阳网,5.3 育苗,5.3.1 整地,对地块深翻20 cm~25 cm,清除杂物、将土块整细、耙平,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800 kg~1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300 kg~500 kg、锯末800 kg~1 000 kg,5.3.2 理墒,墒高15 cm~20 cm,墒宽120 cm~140 cm,沟宽25 cm~40 cm,长可视地形而定,5.3.3 播种,4月中旬,将种子与细土按1:3的体积比例混匀后撒播,每1 m2苗床用种0.5 g~1 g,播种后用细土,盖严,再盖2 cm~3 cm厚的松针,浇水后覆膜,5.3.4 苗床管理,5.3.4.1 水肥管理,育苗期间,苗床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5%,土壤水分过大,空气湿度过大,要及时揭网排湿、降温。3~10月,可每个月喷施800~1 000,倍磷酸二氢钾1 次,5.3.4.2 揭膜,出苗后揭去覆膜及1 cm~2 cm厚的松针,5.3.4.3 除草,育苗期间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同时,拔除弱苗或旺长苗,5.4 种苗质量,选择一年生完好、芽饱满粗壮、无机械损伤、无病害的球茎,5.5 起苗,采挖时避免损伤球茎,现挖现栽,6 移栽,6.1 搭棚,同5.2,6.2 整地,同5.3.1,DB5305/T 195—2024,3,6.3 理墒,同5.3.2,6.4 移栽时间,11月至次年3月,6.5 移栽方法,条栽,沟深3 cm~5 cm,行距10 cm,株距5 cm~10 cm,视球茎大小而定;球茎斜放,芽点向上,覆土2 cm~3 cm后用腐叶盖严,浇透水,7 田间管理,7.1 水分管理,移栽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应积水。缓苗后根据天气、土壤墒情、种苗生长状况等进行适时浇水,遇涝及时排水,7.2 追肥,6~8月,每667 m2追施腐熟、细碎的农家肥500 kg,均匀撒于墒面上,7.3 中耕除草,采用人工及时除草,7.4 病虫害防治,7.4.1 病害防治,7.4.1.1 根腐病,合理施肥,避免土壤过湿,采取轮作制度。发病初期,用30%甲霜丒噁霉灵水剂1.5 g~1.8 g/m2苗,床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g~10 g/m2浇灌,7.4.1.2 黑斑病,保持棚内通风,将带菌的床面覆盖物清除烧毁。发病初期用3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600~2 000,倍液喷雾,或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喷雾,7.4.2 虫害防治,7.4.2.1 红蜘蛛,收获时集中田间病残叶,集中烧毁;早春清除田埂、沟边杂草。发病初期用50%溴螨酯乳油2 ……
……